
生活不是只剩顧小孩,媽媽也可以經營自己的人生

不是只能顧小孩,媽媽也可以經營自己的人生
找回主動權,不是犧牲家庭
在開始分享副業的路上,我遇過很多媽媽跟我說:「我真的很想試試,但我怕顧小孩已經忙不過來了,哪有時間搞副業?」這句話我非常懂,因為我自己也是走過一樣的路。
但我想說,副業不是要你犧牲家庭,而是要你找回主動權。真正能走得長久的模式,不是靠燃燒,而是靠整合。你不需要硬抽出時間,只要讓分享融入日常,這件事就不會變成負擔。
副業是紀錄自己,連結他人
像我自己選擇的「111計畫」,不需要我去陌生開發、不需要一直直播賣東西,而是每個月分享一盒咖啡、一段體驗,慢慢建立出信任與收入。我從沒把它當作生意經營,而是當作一種紀錄自己、連結他人的方式。
保留自己的一個出口
如果你也常常覺得生活好像被小孩塞滿了,那副業不一定要佔據你更多時間,它也可以是「幫你保留自己」的出口。你不是只能是媽媽,你也可以是經營自己人生的行動者。
副業不是額外壓力,而是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的方式
副業讓我們找回選擇權
成為媽媽後,我們總以為自己只能選擇「犧牲自己、成全家庭」,但我想告訴你——副業不只是為了賺錢,更是為了讓我們重新找回選擇的權利。
每次分享,是在建立「我是誰」
從111計畫開始,我體會到:每一次分享,不只是推廣產品,而是在建立一種「我是誰」的訊號。這個訊號,會吸引和你價值觀相似的人靠近你,也會逐漸形塑出你的個人品牌。
副業是陪伴孩子,也陪伴自己
有些人看見你分享會默默觀察,有些人會主動詢問,也有人可能會因此得到幫助。這樣的過程,不是壓力,而是「陪伴孩子的同時,也沒有放棄自己」的最好證明。
副業可以自然融入生活
媽媽的生活確實很忙、很碎,但只要我們願意每天為自己留下一點空間、一點記錄,就能讓副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是與生活對立的東西。
從媽媽視角出發:副業也能是一種家庭教育的延伸
用行動教孩子什麼是經營自己
很多人問我:「你當爸媽這麼忙了,還做副業不會太累嗎?」我總會反問一句:「如果你能讓孩子看到,大人是怎麼經營自己的生活與選擇,這不也是最好的身教嗎?」
父母也在努力成長
我不是在孩子身邊滑手機耍廢,而是在筆電前寫下一篇篇真實的分享。不是為了炫耀成績,而是讓他們知道:父母也在努力學習、持續成長。
分享價值,影響他人
有次孩子跑過來問我:「你在寫什麼?」我笑著說:「爸爸在記錄今天喝咖啡的感覺,也許別的爸爸媽媽看到,會得到幫助。」那一刻,我心裡很踏實——因為我知道,我正在用行動傳遞「分享」與「經營自己」的價值。
副業是與家庭一起成長
副業不是犧牲家庭的事,而是和家庭一起成長的事。當你開始從家庭出發、用你的故事感染他人,你會發現,這條路上其實不孤單,而且越走越寬。
分享的本質不是曝光,而是累積信任
信任比曝光更重要
在經營111咖啡計畫的過程中,我發現很多人以為副業的重點是「有多少人看到你」,但其實最關鍵的,是「有沒有人因為你而信任你」。
穩定露出,累積信任感
媽媽們的生活節奏非常緊湊,我們沒辦法整天經營社群,也沒有餘裕去做直播、剪片、跑活動。但即使如此,只要你能穩定分享、持續在熟悉的圈子裡露出,信任就會一點一滴累積。
真實分享比完美更有力
像我曾分享過一篇文章〈每天只花30分鐘,怎麼經營副業不失控〉,內容很簡單,就是記錄我怎麼在育兒與工作之間,找到「寫一則內容」的空檔。結果意外吸引到幾位同樣在育兒中的媽媽留言:「原來這樣也能開始!」
穩定誠實輸出,才能建立副業人設
你不需要一天寫十篇文、一週發五支影片,只需要每週一次真誠的內容,就足夠撐起你的副業人設。因為你分享的,不是產品,是你正在經歷的生活。
忙碌生活中,怎麼找到屬於你的分享節奏?
切出時間,而不是硬擠時間
對於有孩子、有家務的媽媽來說,要「找時間做副業」真的不容易。但時間管理的關鍵不是「擠時間」,而是「切出時間」。
每週一則內容,讓節奏可持續
我自己的方式很簡單——觀察每天有哪些空檔,比如哄睡後、孩子午睡時、或是自己喝咖啡放空的10分鐘。我不是逼自己每天產出內容,而是設一個「每週一則內容」的目標,讓節奏變得可持續。
真實片段,比完美包裝更有力
有時候只是記錄一句:「今天終於有自己的咖啡時間,這杯靈芝咖啡救了我的精神狀態」,配上一張生活照,就是一則溫暖的貼文。真實的片段,比完美的包裝更有力。
提前備好主題,避免臨時卡關
我會提前想好幾個主題,像是:
・我為什麼開始副業
・靈芝咖啡的第一印象
・孩子睡後的療癒時光
・我怎麼看「媽媽也能有選擇權」
把這些主題輪流發,就不會每次都卡住不知道要說什麼。
副業靠穩定感累積,不是爆發力
副業的節奏,不是靠爆發力,而是靠穩定感。你不需要一天做到很多,而是每週堅持一點。當這樣的節奏成為習慣,你就會發現副業已經悄悄長在生活裡了。
靈感來自哪裡?副業內容,其實都藏在你的生活裡
平凡中的共鳴,才是最強的力量
很多媽媽會問:「我不知道要分享什麼耶,我的生活很平凡啊。」但其實,真正有力量的內容,從來都不是特別的事,而是平凡中讓人產生共鳴的感受。
記錄你的真實心聲
像是有一次,我只是記錄了一段文字:「今天孩子大鬧脾氣,我只能一邊抱他、一邊偷偷喝口咖啡讓自己冷靜下來。那一刻我真的覺得,這杯咖啡救了我。」這樣的貼文,意外引起很多媽媽留言共鳴。
靈感隨手記,素材自然累積
我也習慣把靈感寫在手機備忘錄裡,只要遇到什麼感受、有趣對話、或是育兒路上的心得,就記下來。當你願意觀察生活,靈感自然會一點一滴流出來。
讓人感覺「你懂我」
你甚至不需要寫得多厲害,只要是你真實經歷的心聲,就有人會感覺「你懂我」。這份理解與共感,就是副業最強的吸引力來源。
生活片段,就是故事品牌
所以別再煩惱「內容該怎麼寫」,而是從今天開始,用一點點留白的時間,把生活的片段寫下來。久了,你就會發現:你已經在經營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故事品牌。
一次朋友的提問,讓我更懂「111 計畫」的價值
副業不只是賺錢,更是找到方向感
有一次和媽媽朋友聊天,她問我:「你現在這樣分享靈芝咖啡,真的有收入嗎?不會覺得做這些很浪費時間嗎?」
我笑著回答她:「一開始我也不確定,但現在我覺得這份副業帶給我的,不只是錢,更是一種方向感——我知道每個月要做什麼、要分享給誰,也知道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。」
穩定與節奏,比爆發更重要
她點點頭,接著說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話:「你這樣做,比我那種一直做代購、被退單催款的方式還輕鬆很多耶。」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不是每個副業都要靠努力衝刺,有時候,穩定與節奏更值得被看見。
從小小分享,累積出自己的路
從那之後,她也加入了111計畫,每個月穩穩地分享,雖然起步慢,但卻讓她找回生活主導權,也成為孩子眼中那個「有熱情的大人」。
最後,如果你還在觀望:給想開始卻還沒行動的你
不是不努力,而是找不到能起步的路
你可能看完這麼多,還是會想:「真的可以嗎?我真的做得到嗎?」 我想跟你說,我也曾是那個只敢看、只敢想,卻不敢開始的人。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,而是我沒有看到一條「可以起步」的路。
「111 計畫」是一條可以現在開始的小路
「111 計畫」不是讓你一夕致富的捷徑,但它是一個你可以從現在、從這裡、從自己身邊的人開始的小方法。
它給了我「每個月做一點」的明確節奏,也讓我在育兒生活中,找回一點點成就感與價值感。
先跨出第一步,就夠了
所以,如果你還在等一個信號,那就把這篇文章當作你開始的理由吧。不用一次做很大,不用等到完美時機。 先試著分享一杯咖啡、寫一篇貼文、對一位朋友說出你的感受,就可以了。
「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到」──從一杯咖啡開始的副業旅程
後來她真的加入了,甚至還在 IG 上 po 出她第一盒靈芝咖啡的分享照片,搭配一段簡單但真誠的心得文。我看到那篇貼文的當下其實有點感動,因為我知道她平常是那種連自拍都會害羞的人。
她傳訊息跟我說:「我本來以為這種東西一定是網紅或很會講話的人才能做,但我發現只要是真心分享,就有人會看、有人會回應,感覺自己好像也能慢慢變得更勇敢了。」
我回她:「副業不是要你變成誰,而是讓你在原本的生活中多一個出口,讓你知道自己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麼。」
這,就是我想分享「111 計畫」的原因。不是因為它多厲害,而是它夠簡單、夠溫柔、也夠實際。
它不需要你拋下一切,也不要求你爆發成績,只要你願意從自己開始,從分享一杯咖啡、一篇心得、一段真實感受開始,就能慢慢走出一條屬於你的副業路。
給還在觀望的你:媽媽常問的3個副業問題
我分享「111 計畫」的這段時間,遇到最多的回應不是拒絕,而是猶豫。
很多媽媽會傳訊問我一些問題,下面整理三個最常見的,也許你也正在心裡想著:
❶ 我沒有很多朋友,也沒什麼影響力,可以做嗎?
當然可以。111 計畫不是比人脈廣,而是比誰願意真誠分享。你不是在賣東西,而是在把一個對你有幫助的好產品,透過你最自然的方式,介紹給身邊的同溫層。就算只有一個人因為你開始,也是一種價值。
❷ 我時間很零碎,孩子還小,真的能做到嗎?
這正是 111 計畫存在的理由:每月只需一盒、一篇、一個人,不用每天忙進忙出。只要你願意每週花一小時想一篇貼文,或與一位朋友自然聊聊你的體驗,就是最好的經營。
❸ 我不是業務,怕開口分享會被當成推銷
我完全理解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從來不叫自己做「銷售」,而是「記錄」與「分享」。你可以寫文章、拍限動、做圖卡,不用開口也能分享價值。而真正會感興趣的人,會主動靠近你,這是我最深的體會。
所以,別被腦中的擔心框住你。副業不需要你很厲害才開始,而是你開始了,才會慢慢變厲害。
想開始卻還不確定怎麼做?先從這三步驟開始
如果你看到這裡,心裡有那麼一點想開始的感覺,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,我想給你一個很簡單的起點流程——不需要做決定,只需要跨出第一步:
🔹 第一步:先喝一杯自己真的有感的靈芝咖啡
所有的分享都應該來自親身體驗。這樣你才能講出自己的故事,而不是複製別人的話術。
🔹 第二步:寫下你喝完後最直接的感受
不用文筆多好,重點是真實。例如:「喝完兩天發現精神比較穩,不像之前那麼焦躁。」這些就是你未來貼文的素材基礎。
🔹 第三步:把這段體驗分享到你的熟人圈
可能是一則限動、一篇貼文、一段私訊,沒有業績壓力,只有單純的分享意圖。你會發現,這樣的分享更容易被信任。
接下來你就會慢慢累積出節奏與反饋,也會開始認識一群跟你一樣在路上的夥伴。我們不拚業績,但我們都願意經營自己的人生。
這是一個從生活出發、從信任開始的副業計畫,如果你準備好了,我願意陪你一起走。